猫也会感染狂犬病吗?如何防治?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不仅发生于犬,猫及其他家畜亦会感染。吸血蝙蝠、食果蝙蝠是重要的狂犬病病毒贮存宿主,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猫一旦感染本病,会对周围人畜造成危害,特别是一些外表看上去健康的猫,其唾液内也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因此在预防上应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狂犬病病毒对酸、碱、石炭酸、福尔马林、升汞等消毒药敏感,各种脂溶剂、70%酒精、碘液和pH值的降低或升高均可使之灭活。病毒不耐日光、X射线和高温,煮沸2分钟或50℃15分钟能杀死病毒,pH值<3.0或pH值>11.0均能灭活该病毒、但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该病毒可长期存活。
本病发生无季节性,患病的猫、犬等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他带毒野生动物亦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多数由患畜或带毒的野生动物咬伤猫及人而引发,或被带毒动物舔、啃、吻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近年发现,尚存在非咬伤性感染途径,但要有呼吸道、消化道和胎盘3种潜伏期长短不一,猫一般为20~60天,亦有长达数月的。
本病临床症状可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两种
狂暴型的典型症状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1~3天,病猫行为异常,精神沉郁,常躲于暗处,不听呼唤,双目凝视,不愿接触主人、流涎、听到响声或受到其他轻微刺激,包括主人的爱抚,均可表现惊恐,甚至立即弹跳而起。兴奋期表现狂暴,常主动攻击人和其他动物,遇到同类则互相厮咬。狂暴后出现沉郁,卧地不功,精神惶恐,稍受刺激则又立即发作,甚至自咬四肢、尾巴、阴部。病猫常外出游荡,不认主人家麻痹期病猫极度消瘦,下颌下垂,流涎,舌脱出,四肢麻痹,运步失调,最后衰竭死亡或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猫的狂犬病常为狂暴型。
麻痹型一般兴奋期很短,随后运动失调、麻痹。早期由于咽喉及咬肌麻痹而出现流涎,采食、吞咽困难,随后麻痹扩展到全身,最后昏迷而死亡。
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经发现病猫,应立即扑杀,深埋或焚烧。主人和兽医在捕捉和管理可疑病猫时应特别小心,如被咬伤,伤口彻底用20%肥皂水清洗,并用3%碘酊处理,并立即接种狂犬肠疫苗,最好同时注射高免血清
猫与人接触密切,为了不使狂犬病危及主人,应每年进行预防注射。
狂犬病疫苗目前有3种灭活苗和6种弱毒苗,但仍无猫的专用苗。猫可采用Flury株鸡胚高代次疫苗,5~6月龄以上的猫肌肉注射1毫升;或采用ERA株细胞苗,肌肉注射2毫升;亦可用固定毒地鼠肾细胞培养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