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热帖”在各大网站传开,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张某收养小猫30只,却挖掉一只白猫的眼睛,并抛弃任其自生自灭。“虐猫”事件一经披露,全国媒体十分关注,一时间张某成了谴责的对象。
虐猫发泄压力不是“变态狂”
张某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心烦气躁时,就忍不住把压力发泄到猫咪身上,程度由轻到重。张某还称,他并没有挖猫眼,只是在他拿长形剪刀吓唬小猫时造成误伤。
“虐猫”事件发生后,张某曾到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心理减压访谈。负责咨询的曹老师说:张某是一个文静、素质挺高的学生,不存在变态虐待的心理。
河南省中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乔岩岩说,从相关报道来看,张某人格并不存在病态,但不能排除有人格缺陷。张某往往在心烦时才对猫施暴,这说明他发泄压力的渠道、方法不对。
人的心理出现变态后,往往表现出自恋性虐待,如工作狂,但也有部分人会毁物、吵架、摔东西等。评价一个人是否变态,应从施暴后是否有快感、愉悦感等角度考虑。深入分析“虐猫”事件,张某并不是“变态狂”。
人际关系”结冰”压力来自自身
接触张某的人都认为他是个乖学生,素质高,间或有性格内向、偏执、孤僻、人缘较差等评价。乔岩岩认为,这与张某“严格要求自己,别人也应如此”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有关。
张某家境优越,从小受到较好的素质教育,道德感、荣誉感、责任感很强,就是因为他的这种特点,为其人格障碍的形成提供了温床。举这样一个例子:单位里有两个符合涨工资条件的人,却只有一个名额,素质高的将名额让给了另一个人,当第二次涨工资时,另一个人找了门路又将名额占了,如此一来,这个人就会心理不平衡。“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要对我怎样”,这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所走的误区。时间长了,便不愿意接触他人,压抑感就会接踵而至。同学说,张某即使遇到要好的朋友,也只是拉开一条门缝与其对话。
如何释放压力,成了摆在张某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道德底线提示他不能打人,恰好小猫的存在让他找到了发泄的渠道。
心理减压是当务之急
现在的社会环境,注定了大学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如学业、找工作等。张某在虐猫之前,就因人缘不好,没人通知他临时改变的考试时间而重修了一年,他父亲便罚他在家门前的草地上睡一夜,使他感觉“被遗弃在外”。
张某最初是很有爱心的,但由于各种压力较大,经常被负面情绪所左右,焦虑、忧伤、烦躁交织在一起,便将气全撒在小猫身上。虐猫事件被揭开后,张某更要承受巨大压力。
乔岩岩说,心病还要心药医,社会的过分关注,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张某更是不利,目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用合适的方法来为其减压,别让虐猫事件伤害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