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虐猫”事件的“女主角”王珏在网民的声讨之下终于露面,并借助媒体发表了一个不足400字的致歉信。(据3月16日《新京报》)
从这封短信中,我们能读出点什么呢?
她在信中写道,“因我引发的‘踩猫’不光彩的事件,给大家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麻烦,真诚地向关注此事和想了解真相的广大网民及市民说声道歉!” 在我看来,王珏之所以敢公开发表致歉信,说明她是有所悔悟的,她的良知并没有泯灭。但我更感叹于网络舆论力量之大。正是因为有网民们的穷追不舍,才让“踏猫”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是善良、正义战胜了残暴、虐杀。从这件事我又有了些许担忧:如果网络舆论没有正确的引导,被歹人利用,它将会造成怎样的混乱场面?这亟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她还在信中写道,“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能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的抑郁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因为这份抑郁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感觉到世态炎凉,致使发泄到无辜小动物身上,我才成为不光彩的角色。”从这些话语中,我读出了一些后怕:幸亏她当时将不满情绪发泄在了那只无辜的小猫身上,而没有做过更为过激的行为。另外,我们该如何排遗心理压力?我们的心理医生在哪里?离异人群的生活是否得到应有的关注?作为一名医生为何也难通过正常的途径消解生活中的压力?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希望医疗卫生部门更加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多出台些好的举措为民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