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的训练 训练猫“来”的动作,最好从断奶(产后45天)开始。在正式训练以前,要让猫熟悉自己的名字。当主人叫猫的名字时,猫抬起头来,或跳到主人的怀里。此时要抚摸猫的头,用手从头到臀部不断理顺猫躯体的毛。这样,猫会感到亲切,建立起与猫的感情,利于训练的开始。训练“来”的动作时,主人或训练者先把食物放在固定的地点,呼唤猫的名字并不断发出来”的口令。配合手势;如猫不感兴趣,没有反应,应把食物拿给猫看,再放回固定地点、引起了猫的注意,再下达,“来”的口令,猫若顺从地走过来,就让它吃食,轻轻地顺毛抚摸猫的头、背,以资奖励。这样,经过若干次训练,猫就能对“来”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
但这种训练方法容易使猫误认为“来”就是让它吃食。所以还应配合其他方法进行训练。例如,可用猫喜欢的玩具来代替食物进行训练,在喊“来”的同时,手里摆弄猫感兴趣的玩具,当猫走过来时,用手抚摸猫。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后,猫就会对“来”的口令形成比较牢固的条件反射。不过猫每次按口令做了,都要及时给予食物奖励、玩具奖励或抚摸奖励。
当猫对“来”的口令形成了牢固的条件反射时,即可开始训练对手势的条件反射。开始时,口里喊“来”的口令,同时右手向前平伸并招手,逐渐过渡到只招手不喊口令,当猫根据手势的意思完成。“来”的动作时,要给予抚摸、贴脸或抱起来奖励,以后在训练中,逐渐加深对招手的条件反射。当在训练中,猫偶尔不能根据手势要求完成前来动作时,不要着急,要配合“来”的口令进行训练。这样不断穿插进行训练,猫就会对前来形成很牢固的条件反射。
(2)站立、卧下和翻滚动作这些动作猫能轻易完成,但要让猫根据人的手势来做,就应通过训练来实施。在训练开始时,应人为辅助猫在听到口令和手势时,固定在起立。后肢着地前肢腾空、侧卧或俯卧的姿势,当猫能完成后,予以奖励。然后再进行翻滚动作的训练。这样,从口令加手势到动作,发展成口令到动作,或者手势到动作,会使猫的主人产生很大的满足感。
当猫能自主按指令完成动作后,要逐渐减少食物奖励次数,多采用抚摸等奖励方法。每学会一套动作,过一段时间应当重复,以巩固和加深记忆。
(3)跳跃和钻圈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一个铁圈或塑料圈,固定在一个地方。首先人主人用手做出“跳”或“钻”的示意动作,配合口令,然后,人为辅助猫跳跃或钻过圈;也可当猫偶尔自己跳过或钻过圈后,主人立即予以鼓励。如果猫拒绝主动做动作,就应予以提示和警告,用手辅助猫完成动作,让猫明白口令、手势的意义。
当猫能够完成跳、钻动作后,逐渐抬高圈的高度。一般,成年猫能轻易地跳过50cm高的障碍物,灵敏地钻过圈,姿态优美,令人赞赏。
(4)衔物的训练 猫天生爱衔物,但训练它衔物却不是件轻松的事。训练时,需要给猫戴上颈圈和牵引带,以控制猫的行为。在训练开始前,让猫熟悉“叼”和“吐”的口令是必需的。训练时,一手拉着牵引带,将猫拉到被衔物旁,一手拿起被衔物或玩具,放入猫口中,让猫咬住;然后将猫牵至另一处,让猫张口,同时发出“吐”的口令,取出被衔物。予以奖励后,反复重复这一动作,直至猫能自己完成“叼”和“吐”的口令。
接下来,取下牵引带,将被衔物放在猫的面前,引起猫的注意,然后下达“叼”和“吐”的口令让猫完成动作。而后,将被衔物扔向猫能看到的稍远处,发出“叼”的口令,让猫衔物而归,再发出“吐”的口令,让猫放下被衔物。这种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时间和反复。
(5)磨爪的训练 养猫不配备木柱,主人会发现家俱自然成了猫练爪之地,这只能怪猫主人自己。猫的爪子锋利,指甲呈弧形,弯钩状,是猫攀登、捕猎物和自卫的武器。猫在野生状态下,攀登冲跑,指甲被自然磨去一部分,猫在树干上不断抓扒,将过度生长的爪甲磨掉。生活在家中的家猫,没有这么大的运动量,食物又不用发愁,爪甲(指甲)自然就过长,有时竟长入指甲垫中,使爪甲发炎。家猫有磨爪的习惯,并且固定在同一部位,为了避免损坏家俱,配有专用木柱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并非有了一根木柱猫就自然去磨爪子,这需要训练。首先,在小猫进入家庭后就备一根木柱,半米长左右,10—15cm见方,放在猫窝附近,因为猫睡醒后有伸伸懒腰、活动肢体、扒抓爪甲的习性;如果小猫不在木柱上磨爪子,主人应用手协助猫,做磨爪子的动作,当木柱上有猫爪部分泌物后,有助于猫循气味固定在木柱上磨爪锻炼。
木柱的长短并不一定有差别,但硬度要选坚实的木料。在木柱或木板上裹一层地毯,更易被猫接受,若地毯被抓破,也不必更换,但要注意,如果猫喜欢,将木柱竖起并固定在墙壁上是一种好方法。
(6)大小便训练猫的大小便有一定不佳气味,野描便后常用土盖上粪便。一些猫的主人选择沙子或猫砂,猫砂在清洁和防寄生虫方面比沙子更好,猫爱清洁,如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