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不满 数次迁移杭州之行梦想破灭
“或许,那一只只流浪在街头的小生命本来不该是这样的命运?它们也有自己的情感,甚至也明白人情事理,它们被母亲带到这个世界,本来要好好享受阳光和人们的关怀,但它们的处境与它们的期望,实在不成正比。 ”一张用极美丽的书法,写成的随想,压在霍谱仰书桌的玻璃板下。
一位1961年毕业的上海航天工业工程师,只因为小时留存的回忆,带领自己的儿子儿媳,在10年里收养了300只流浪猫,但他们的理想过多地干扰了邻居的生活,在从新华路搬到奉贤,再打算搬到杭州,但他们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停下迁移的脚步。
走进“猫世界”拥有300位“公民”
连续阴雨笼罩后的上海,地面和空气里都夹杂了水的微粒,这让住在“猫世界”的“公民”们多少感到有些难受。
地是湿的,讲卫生的特大号黄猫不愿意把自己的脚弄湿,但又不想放弃散步的习惯,便决定把床、椅子、饭桌,三点一线地当作自己的训练场,一纵跳上床,打两个滚,伸个懒腰,再一纵跳上椅子,重复完同样的动作,再瞄准饭桌。
外号“小兵”的4岁黑白猫,则根本不为自己体形的健美做打算,就那么懒懒地躺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看到记者进来了,瞟了一眼,把头转个方向,接着沉沉睡去,看来它在今天晚饭前是不打算起身了。
走进这个位于奉贤的“猫世界”,一切规则好象都被打乱了。
一幢二层农宅是这个村里最破的,小院四周用近3米高的铁丝网拦个扎实,农宅的外墙不知多久没有被翻修过,经过风吹雨打的洗礼,已类似断壁残垣,但二楼阳台却已用塑料布或棉布围好,从外面看去,活像一支大帐篷。
走进去,你就会被“猫世界”的景象所惊呆,床上、柜子上、锅台上、地上、楼梯上,全都是各色各样的猫,胖瘦、老少、大小,你会难以挪动脚步,担心一脚下去会踩到哪位的尾巴,而你的突然闯进也给猫世界的“公民”们带来了不便,大家齐刷刷地扭过头来,注视着你的眼睛,埋怨这个陌生人为什么无端端地闯进了别人的世界。
从厨房的猫食盆里,记者感觉猫儿们的生活不错,一脸盆的小鱼是要用来做汤的,拌进米饭里,是一顿不错的晚饭,一袋宠物猫粮打开了封口,有些不规矩的猫“公民”已经伸手进去掏了,墙角四处摆放了装着洗澡用猫沙的纸箱,敞着口,任由“公民”们随意使用,特地量身定做的四格小床则靠在墙边摆成一排,铺上棉垫,几只猫儿挤在上面,蒙头大睡。
猫儿排泄就在屋里,阵阵臊臭味道从墙角的猫沙里传出,但怎么说这里也是人生活的地方,主人点上了盘香,驱赶臭味。
在这里,一切都很自然,猫儿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要睡就睡,到了时候就有饭吃,就有水喝。
这里的“公民”一共有302位。
大迁移新华路———奉贤———杭州
“猫世界”的主人霍谱仰已年届70,是刘伯坚的儿媳,她1961年考入当时中国最有名的军事工业学院:哈尔滨市军事工程学院,读导弹专业,1965年毕业,本应成为属于绝密专业的导弹工程师的她却于1966年下放农场劳动,1970年来到了上海,1978年恢复工作后成为了上海第一代航天工业软件设计工程师,直到退休。
建立这个“猫世界”是霍谱仰从小的梦想,因为在她眼里,猫狗都是具有与人类一样的情感和智慧的。
霍谱仰1岁时,日军轰炸机炸毁了她家房子,全依仗她家的一条大黄狗,从废墟中把她叼了出来,“听我妈妈说,当时轰炸后,整间房子都烧起来,燃烧声里夹杂着我和妹妹微弱的哭声,大黄狗当时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先把我叼出来,而它自己尾巴都烧起来了。”
当大黄狗再次回去叼她妹妹时,她妹妹和大黄狗被日军的第二轮轰炸压在了废墟下,她的生命就是大黄狗救回来的,因此,她再不把猫狗当作小动物来看,而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1970年,霍谱仰来到上海,到1980年正式开始工作后,她在新华路有了自己的房子,便开始在上下班途中留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