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病毒感染
[主症]
下痢、血便、呕吐、心肌炎、急死。
犬细小病毒是1978年Engster从患出血性肠炎的犬的粪便中发现的细小病毒。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综合征。发病率为50%~100%,死亡率为10%~50%。该病现以传遍了世界所有的养犬国家。
[病原]
本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本病毒对分裂旺盛的心肌细胞、粘膜上皮细胞及骨髓干细胞具有亲和力。本病毒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和水貂肠炎病毒抗原关系极为密切。并与它们能形成很强的交叉血凝抑制反应。用姬姆萨氏染色法,可以发现在感染细胞中出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在pH为6~7.2 温度为4~25C的条件下,犬细小病毒能够牢固地凝集猪、猴和猫的红细胞,经福尔马林灭活后,其血凝活性不变。
本病毒对多种理化因素和酒精、碘酊等常用消毒药物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C能存活180天,室温下能存活90天,在粪便及污染物中能存活数月到数年。但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敏感。
[流行性学]
本病在每年的夏秋之际为发病盛期,纯种犬最易感,本地土种犬对本病有较强的抵抗力。2~4月龄幼犬发病率最高,病死率也最高,哺乳期幼犬极少发病。传染源为发病犬和带毒犬,病毒由感染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中排出,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垫料、工具和周围环境,经消化道传染易感犬。由于本病病毒抵抗力强,加之康复犬有长期带毒的可能性,也是本病广为流行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单纯细小病毒感染,一般症状较轻,由于混合细菌感染或继发感染而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母犬通过胎盘和初乳将其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犬,使仔犬获得6~8周的被动免疫,这是1月龄仔犬基本不得本病和仔犬于6周龄进行首免的原因。因为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于扰弱毒疫苗的作用效果,只有当母源抗体滴度降低到lOX以下时,才对疫苗毒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