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反应。
[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多呈肠炎症状,少数呈心肌炎综合征。
肠炎型病犬多发生于3~4月龄的幼犬,经1~2天的厌食,排出软便,间或体温升高之后迅速发展成为频繁的呕吐和剧烈腹泻,排出西红柿汁样或洗肉水样的血便,味极腥臭,患犬精神沈郁,迅速消瘦,视力模糊,全身乏力,嗜睡,可视粘膜苍白,舌面皱缩,眼球下陷,皮肤失去弹性。体表温度下降,耳、鼻和四肢末端发凉,心率增速,表明机体极度脱水和循环障碍。
心肌炎型的患犬多发生于1个月到1个半月的仔犬。多突然发病,表现为可视粘膜苍白,衰弱,呼吸困难,听诊有心内杂音,多伴有轻度的腹泻与呕吐。患犬常因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特别是采取补液时,往往在补液中死去,多因心衰与肺水肿所致。本型的致死率为60%~100%
[诊断要点]
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病毒学、血液与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
1.病毒检测。取患犬粪便样品,进行氯仿处理后作低速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负染后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特征性的细小病毒即可确诊。
2.血液学变化。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病犬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发病4~5天时白细胞数降至2000~3000个/立方毫米;此外,由于脱水而导致红细胞压积值升高到50%~70%。
3.病理剖检变化。最明显的是空肠和回肠粘膜出血、脱落,肠内容物中含有大量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呈暗红色肿大。
4.免疫学检测。应用血凝 (HA)与血凝抑制 (HI)试验来检测粪便中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